随着中报季落下帷幕,28家科创板公司2019年中报均已披露完毕,作为沪市“新生”,科创板28家已上市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29.6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净利润45.60亿元,同比增长25%。
1
中国通号“最赚钱”
与2018年相比,科创板首批28家上市公司,全部实现了营收上的正增长。28家企业中有12家上半年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其中3家超过10亿元。而业绩表现最好的,则当属中国通号。
除了中国通号,营收TOP5还有容百科技、晶晨股份、澜起科技、光峰科技。其中,容百科技营收19.5亿元,排名第二;晶晨股份营收11.3亿元,排名第三;澜起科技、光峰科技营收分别为8.8亿元、8.5亿元,排名第四、第五。其中,排名三、四、五的晶晨股份、澜起科技、光峰科技都属于电子行业。
从利润来看,排名前五的除了中国通号,还有澜起科技、嘉元科技、杭可科技、天宜上佳。中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1.8亿元、1.8亿元、1.5亿元。其中,排名第一的中国通号,第四、五的杭可科技、天宜上佳都属于机械设备行业。
2
两家上市公司出现亏损
从归母净利润看,中期业绩科创板28家上市公司并非全部盈利,航天宏图、铂力特分别亏损0.29亿元和233.29万元。
具体来看,铂力特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233.3万元,同比下降514.09%。为何降幅如此之大?铂力特表示,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下滑,原因有三:一是由于“搬家”产生成本费用800多万元;二是由于员工增加122人,薪酬同比增加约560万元,同时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也有所增加;三是由于公司 2019 年上半年月加权平均借款余额1.53亿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0.81亿元,导致公司利息费用同比增加约 220 万元。
资料显示,铂力特主营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 打印),业务内容涵盖金属 3D 打印原材料的研发及生产、金属 3D 打印设备的研发及生产、金属 3D 打印定制化产品服务、金属 3D 打印工艺设计开发及相关技术服务(含金属 3D 打印定制化工程软件的开发等)。
而营收增长最快的航天宏图中期归母净利润亏损0.29亿元,较上年度增幅为44.01%。对于亏损情况,航天宏图表示,公司所属卫星应用行业的客户大多为政府部门、大型国企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大多来自于该等客户。这类客户受集中采购制度和预算管理制度的影响,通常在上半年进行预算立项、审批和采购招标,下半年进行签约、项目验收和付款,因此公司的主营业务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上半年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较小,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收入占全年收入比重较大。公司的经营业绩会因上述业务特征呈现季节性特点,即收入和净利润来自于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公司的经营业绩或因上述季节性因素每季度继续波动,中期财务报告可能出现利润亏损的情形。
3
8家公司研发费用超5000万
作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公司的研发能力也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那么,哪家公司研发的含金量最高呢?据统计,8家科创板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在5000万元以上,4家超过1亿元,中国通号研发投入最高,为5.81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为2.8%。
紧随中国通号之后,研发费用投入费用排名第二的是晶晨股份,研发费用为5.81亿元,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为2.85;排名第三的则是澜起科技,研发费用为2.12亿元,占比为18.8%;排名第四、第五的分别是中微公司、虹软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1.08亿元、0.93亿元。
从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来看,有16家为10%以上,5家为20%以上,2家超过30%。
其中,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最高的是虹软科技,虽然0.93亿元的研发费用只能排名第五,但是占比33.7%却让其成为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的榜首。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虹软科技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38.42%;研发费用9317万元,同比增长17.11%。
此外,航天宏图研发费用投入0.40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32.4%,排名第二;微芯生物研发投入费用0.22亿元,占营收的比例为26.9%,排名第三;排名第四、第五的分别为天淮科技、安集科技,研发费用投入分别为0.40亿元、0.27亿元,占比分别为21.25、21.1%。
从行业来看,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和新材料等科技创新特征明显的行业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上交所在官网还表示,科创板业绩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持续的高研发投入,28家科创公司研发费用占收入比平均为13%,远高于传统行业上市公司,显示出鲜明的“科创底色”。5家公司研发费用占比超过20%,虹软科技、航天宏图、微芯生物是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最高的3家公司,分别达到34%、32%、27%。
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在去年11月5日正式对外公布的。今年3月22日,上交所开始受理相关公司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首批9家公司的申请文件获得受理。6月13日,科创板正式开板。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市,华兴源创、睿创微纳等25家公司鸣锣上市。8月8日,柏楚电子与晶晨股份挂牌上市,微芯生物也在8月12日上市,科创板上市公司就此增至28家。
上交所目前已受理152家公司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申请文件,除了28家已上市的和8家已终止发行上市审核的,还有116家在推进上市事宜。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谢聘
部分内容转自网络,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众投邦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我方删除。